贵医记忆 |忆中国介入放射学开拓者刘子江教授

2022-05-31 15:49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编者语: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医院迎来了八十华诞。悠悠岁月,弦歌绵长。历代先贤辛勤耕耘,传华夏之文脉,承岐黄之精髓,跋涉求索,虔诚奉献,铸就今日之辉煌。回望来路,历史脚步清晰凝重,文化传承绵延不绝。展思将来,贵医人不忘来路、不改初心,秉承“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之校训,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扎根沃土、服务民众。从本期开始,本栏目每周三定期推出,讲述院史上诸位名医名家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凝聚行稳致远力量。



人生格言:“作为一名医生,离开了病人好比鱼离开了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病人做点事。”
                                                                ——刘子江


放射科从一穷二白到全国领先

     1953年,28岁的刘子江在毕业生表格上郑重写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十个斩钉截铁的大字,他说“响应党的召唤,实践自己的理想,一辈子不后悔”。组织上将他分配到位于祖国大西南的贵阳医学院。从此,他扎根贵州,一干就是32年,贵阳医学院放射科成了刘子江教授铸造辉煌成就的起点。
     刘子江初到贵医时,条件非常简陋,贵医附院只有100余张病床,没有放射科,更没有放射医师。刘子江教授负责放射科工作后,白天完成日常医疗、教学工作,晚上还要经常加班加点,书写影像诊断报告,连夜抢修发生故障的X光机,只为保障第二天正常工作。他知识渊博,不但精通放射诊断学,而且对X光机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其检修办法相当熟练。1956年,贵医附院组建了放射科,刘子江教授担任放射科主任。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他的目标是把放射科建成一流的学科,他一手抓设备更新,一手抓人才建设,许绍雄、吴家昌、尚国燕、崔忠邦、焦俊、周石等先后加入,并将一批医技人员送往全国一流医院进修培训。1985年,新任院长刘世钧赞扬“放射科在刘字江教授的带领下,已是人才济济、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刘子江教授介入手术中
     1982-1983年,刘子江教授为购买全身CT设备和建造影像大楼,不辞辛苦、四处奔波,终于在1984年建造了一座4500m2的独立七层影像大楼,购置了先进的CT与超声设备,这在当时是全国最大最好的独立影像楼。时至今日,这一座影像楼仍然是医院影像检查、介入诊疗的主要场所。

开办全国介入放射培训班

     1978年,在国际介入放射研究的影响下,刘子江教授开始致力于介入治疗的研究,当时国内医学界尚未接受“介入放射学”,几乎“白手起家”,与科内许绍雄等同道们,从学院解剖室尸体上观察血管的分布、走向和毗邻关系,以及导管的塑形等等,经过不断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使放射科医师由单纯的“影像诊断”迈向“诊治结合”。刘子江教授设计并带领科室同道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均取得可喜成果,被放射学老前辈荣独山教授发现,指出这是世界上刚刚兴起不久的介入性放射学新技术,高度评价了这一成果,并推荐到1979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放射学会上作专题报告。



     1981年开始,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刘子江教授开始举办全国性介入放射学习班。整整18年时间,学习班的开办从未间断,前后40余期,学员遍布除港澳台、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为国内培训了500多名介入放射学专业人才,先后培养了9名介入放射学硕士研究生,更有像冯敢生、李麟荪、滕皋军、肖湘生、杨建勇、周石等,他们已成为介入放射学骨干或著名介入放射学专家。正是他传授“介入放射学”知识,才使我国这一事业兴旺蓬勃发展,被同行誉为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第一届刘子江教授介入学习班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王玲、王贵根、赵廷常、吴家昌、许绍雄、彭勃、刘子江……
     1985年11月,第四届全国放射学年会在杭州召开,刘子江将他多年的介入放射学研究成果展示给各位同行,开创性地将放射学从诊断开拓到治疗方面,在当时医疗界及学术界产生巨大轰动。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数十年治病救人的宝贵经验教授给全国各地的学生。时任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的汪绍训教授当场表态:“刘子江做得非常好,我们都要向他学习,我首先派人向他学习”。

开设放射科管理介入专科病房

     1986年,刘子江教授在国内最早开设由放射科自己管理的介入专科病房,这是刘子江教授对中国介入放射学的又一重要贡献,是使放射科成为名副其实的临床科室的最关键一步。与刘子江教授共事过的医生都记得这样一个画面:这位学贯中西的老教授背着沉重的铅围裙,在X光机下,或亲自操作,或悉心带教,通常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稍懂一点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介入放射技术如同一柄双刃剑,医生治疗疾病时难免被X射线伤害,影响身体健康。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一次次劝告,刘子江教授总是坦然无惧地表示:“干我们这一行,怎么可能回避X光呢?”。他科里的医生常说,刘子江教授一进入机房,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简直到了如痴如迷、废寝忘食的程度,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他每年的法定休假没有一年能休完,全都“休”在病人身上了。凡是有重危病人或疑难手术,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有病在身,他总是随叫随到,亲自参加抢救。他常说:“作为一名医生,离开了病人好像鱼离开了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病人做点事。”



刘子江教授带队做介入查房

务实勤奋、砥砺前行的精神代代相传

     “只要有1%的希望,就应该尽100%的努力”,这是他的医德准则,也是他时时教育年青医生的一句格言。为表彰刘子江教授对中国介入放射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2004年,《介入放射学杂志》创设了“林贵-刘子江优秀介入论文奖”,2008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授于刘子江教授“介入终身成就奖”。2017年,在贵州医科大学医学设立了“刘子江助学金”。“刘子江助学金”是为了弘扬刘子江教授扎根西南、务实勤奋、砥砺前行的精神而设立,他为中国介入放射学事业的开展、普及、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该助学金旨在资助贵州医科大学及贵州省家境贫困的中小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着眼于培养学生完善健全的人格素质,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拓宽视野,在引导学生成才的同时能积极回报社会。



2017年,在贵州医科大学医学设立了“刘子江助学金”



   


刘子江

      刘子江(1925~2003),浙江绍兴人,著名放射学家,中国介入放射学之父。1953年浙江医科大学毕业。贵医附院放射科主任、教授,在全国首先开展介入性放射学新技术,为全国培养了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后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获全国文明卫生建设先进工作者、“介入终身成就奖”、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科技成果奖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刘子江195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六年制毕业,1952-1953年被卫生部选送到岭南大学医学院,在我国著名放射学专家谢志光教授指导下放射学高师班培训一年,毕业后分配到贵阳医学院从事放射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2年,任放射科医师、助教、科主任、主治医师、副教授及教授,1985年起,调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任科主任、教授及主任医师,在贵州及浙江工作期间分别担任过两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2000年9月退休。
     从1978年开始,刘子江教授专业重点转向国外前沿的介入放射学,开创了国内放射科医师亲自操作进行介入放射的诊断与治疗工作。1981年,受卫生部委托,在国内首先举办介入放射学学习班,18年坚持不懈为国内培养了大批介入放射学专业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介入放射学事业的发展。1986年,率先开展由放射科管理的介入病房,这是刘子江教授对我国介入放射学事业的又一重要贡献,是使放射科成为名副其实的临床科室的最关键一步,被同行誉为我国介入放射学开拓者之一。1984年,贵阳医学院放射科就具备了X线诊断学、超声诊断学、CT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这样一体化的综合影像楼。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90余篇,主编和参编医学著作9部,省级科协评选优秀论文获奖8篇,省级科技成果获奖6项。1983年始,曾先后赴瑞典、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学习考察及学术交流活动。1993年5月,应泰国放射学会主席邀请,在泰国30周年放射学术会议上,作“肺癌介入治疗”专题讲座。1990年、1994年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组第一、二届副组长、组长,1997年任介入学组顾问。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6届)委员,1956年-1985年任贵州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并曾任中华医学会贵州分会理事两届,曾任浙江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两届,浙江省医学会理事,浙江省放射质控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等多种专业杂志的编委或副主编。  
     主要荣誉:1995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卓越贡献奖;1995年10月,全国纪念伦琴发现X线100周年纪念活动中,刘子江教授是浙江省唯一被推荐为发展中国医学影像学有卓越贡献的专家,受到表彰。2000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授予杰出贡献奖。2008年,获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颁发的“介入终身成就奖”荣誉证书和奖杯。1987年,获卫生部全国文明卫生建设先进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浙江省劳动模范,多次荣获贵医附院先进工作者(3次) 、贵州省先进工作者(2次)、浙江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5次)、浙江省保健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次)、浙江省优秀党员(4次) 称号。1988年,浙江省第六届政协委员。1984年,贵医附院医教研学科建设特别奖,2014年,浙江省人民医院颁发“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