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法规 最新动态

完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制度调研报告

2021-01-26 16:59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编者按: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研究室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如何更加突出政治监督、如何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如何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如何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等五个专题进行深刻阐述,对于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现将有关研究文章汇编刊发,供学习参考。

研究文章(一)

如何更加突出政治监督

确保五中全会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赵乐际同志在中央纪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保障政令畅通,更加突出政治监督,促进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征程中步调一致前进。如何在现代化新征程中立足职能职责,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好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考校着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政治水平和政治能力。

加强政治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优势,是我们党不断战胜风险挑战、取得伟大胜利的力量保证。历史上,每逢重大关头、关键路口,我们党都特别强调加强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团结统一、令行禁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政治监督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加强政治监督,有力有效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加强政治监督,党中央权威就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强,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政治监督,党中央权威就会弱化,党的组织就会涣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然遭受挫折。

进入新发展阶段,为什么强调要更加突出政治监督?这是由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当前,世纪疫情突发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更加突出政治监督,以严密监督体系推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确保执政安全。这是由现代化建设艰巨任务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任务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要求我们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推动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高促进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这是由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职责使命决定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定位,确保全党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重大政治责任,要求我们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担负起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责任,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找准定位、履职尽责。

五中全会研究的是“国之大者”,全会精神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之大者”的集中体现。更加突出政治监督,首先就要胸怀“两个大局”,真正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把全会精神同纪委监委职责科学地、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要紧紧抓住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这个首要任务,围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讲政治的高度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政治担当、现实担当。要着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加强对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情况的监督,推动形成自觉对标对表、认真履职尽责的整体氛围,以“三严三实”作风做好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谋复兴工作,确保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

研究文章(二)

如何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

精准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作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赵乐际同志在中央纪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坚持主题主线,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精准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如何紧扣主题主线,进一步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如何立足职能职责,精准有效履职尽责,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两个问题一体两面、相互关联,亟待回答和明确。

高质量发展是形势使然、历史必然,高质量监督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力保障。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总体态势正在从过去的“西强东弱”转向“东升西降”,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纪检监察工作同样面临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这就要求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主题主线,主动顺应人民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新期盼,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加自觉地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攻坚克难、知重负重,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以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定位,也是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得出的正确结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着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定位。这是依据党章宪法把监督融入管党治党全局、嵌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战略设计,深刻诠释了监督与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联。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明确了新发展阶段监督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重点和路径,更加精准、更加有效地履行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把监督工作与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贯通融合起来,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向治理效能转化、释放,保障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主题主线,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更加注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监督、防治腐败,更加注重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切实把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转化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效的有力保障。要更加精准把握新阶段新任务,紧紧围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跟进监督、创新监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要更加突出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及阶段性特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长效化,推动监督和被监督成为自觉,推动“三不”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使正风肃纪反腐与现代化建设内在要求相适应相契合,持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落实“十四五”规划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研究文章(三)

如何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赵乐际同志在中央纪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指出,要立足于人的现代化,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如何做好“更加突出”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提高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检验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

人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写入指导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围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当前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侧重量的积累转向重视质的提升,对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水平提出新要求,也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新挑战。正风肃纪反腐事关民心所向,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人的工作。必须顺应时势变化和人民需求,坚持人民至上,把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立足职能职责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反腐败斗争的最深厚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扶贫领域、民生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涉黑腐败及“保护伞”,下大力气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巩固厚植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结合现代化新任务,克服手段措施滞后、责任压力传导不够、能力作风不强、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深化拓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领域,进一步增强人民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就要更加坚定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把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统一起来,把监督“放大镜”聚焦在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上,找准正风肃纪反腐的切入点着力点。要更加注重加强日常监督,聚焦“十四五”规划特别是党中央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纠治群众身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揪出对中央政策置若罔闻、对民生疾苦麻木不仁、对民生资源巧取豪夺的“硕鼠”“蠹虫”。要更加注重巩固拓展整治成果,加大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监督检查,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监督、防治腐败,解决好病症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完善制度、优化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老百姓的好日子越过越好。

研究文章(四)

如何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分析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作出正确把握机遇挑战、实现安全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赵乐际同志在中央纪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把握安全发展底线,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以严密监督体系防范风险挑战、筑牢安全屏障。如何正确理解把握监督治理效能,立足职能职责,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是当前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重大任务。

发挥监督治理效能,就是要发挥监督的发现问题、防范风险、推动改革、促进治理作用,在治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在监督中提升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整个治理体系高效运转,进而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大合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就谈不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重要保障。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之所以能历经磨难、愈加坚强,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的成功道路,有效化解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我国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各类矛盾和风险依然易发多发,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更高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提出更大挑战。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就是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优势基础上,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反腐败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推进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行稳致远,有效破解执政党自我监督这一世界性难题,有效化解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更加突出监督治理效能,就要把监督特别是政治监督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国家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严密防范腐败和不正之风这个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最大威胁、最大挑战,着力防范治理风险,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保障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推进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定位和作用,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打牢夯实专责监督这个基本盘,以党统一领导、权威高效、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推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要把提升治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促进监督进一步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之中,强化基层监督在社会治理中的直接保障、完善格局、提升效能作用,以严密监督体系完善治理格局、提升治理能力。

研究文章(五)

如何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赵乐际同志在中央纪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落实组织保障要求,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把握“严”的主基调,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既全面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又激励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但实践中还存在把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分割开来、对立起来问题,有的片面从严,一监督就问责,一问责就动纪;有的还在搞一味从宽、以惯代管,把溺爱当关爱,拿容错激励当“保护伞”。

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是我们党干部管理的一贯方针,也是纪检监察工作坚持的一贯原则。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干出来的,党的干部是干事创业的骨干、冲锋在前的中坚。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战略性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更为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更为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更为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需要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更加需要辩证把握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的关系。一方面,必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做到思想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另一方面,注重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最大限度激发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正能量,形成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有利氛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合力。

严管和厚爱一体两面,激励和约束辩证统一,充分体现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方针。严管、约束是基础、前提,是我们党保持严密组织性和高度纯洁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厚爱、激励是出发点、落脚点,是我们党保持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证。严管和厚爱缺一不可、内在贯通,严管就是最大的厚爱、监督就是最好的保护。实践证明,好干部是严格监督约束出来的,也是真诚关爱激励起来的,既要用监督加压,把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加强常态化管理,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同时要用信任加力,树立鲜明导向,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引导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要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既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既体现全面从严的力度,又秉持仁爱之心,彰显组织关怀的温度,做到严管而不管死,厚爱而不溺爱。要坚持实事求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一是一、二是二,辩证历史客观地看待干部、判断事情,准确稳妥认识把握违纪违法问题,把握好政策策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鼓励从“有错”到“有为”的转变,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标本兼治的功效。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把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等区分开来,积极稳妥及时做好对受到诬告诬陷干部的澄清正名,像“大浪淘沙”一样,把搞腐败、不思进取的干部淘汰掉,把有想法、有闯劲、有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坚持教育为先,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适应现代化要求,不断加强自我改造,坚守初心使命,以一往无前、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担当尽责、干事创业,齐心协力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