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贵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2021-01-26 16:04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1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贵州省代省长李炳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省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贵州篇章!

(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万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上升5位、人均水平上升4位。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

(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四)改革开放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六)民生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率先建成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三甲医院增至35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

奋斗目标: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体思路:“十四五”时期贵州发展将按照“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来展开。“一”就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二”就是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三”就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四”就是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主攻方向:聚力推进工业大突破,聚力推进城镇大提升,聚力推进农业大发展,聚力推进旅游产业大提质。

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发展支撑: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强化精神文化支撑、强化改革创新支撑。

发展的落脚点和保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坚持把安全作为发展的保障。

三、全力做好2021年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5%左右;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3.0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劳动年龄平均受教育年限9.1年,人均预期寿命74.8岁。

重点工作:

(一)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全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三)全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四)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

(五)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深挖释放内需潜力。

(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七)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九)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推进健康贵州建设。加强全省疾控体系和省重大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基地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三级医院联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继续实施“银龄计划”和“黔医人才计划”,加强重点专科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加强妇幼健康、老年健康服务,健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支持职工医疗互助。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振兴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全民健身。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加快构建中心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进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推动医养康养融合、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

(1)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所。

(2)提质扩能40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3)改造提升50个标准化养老院,新增1万张护理型床位。

(4)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万人,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万人。

(5)选派2000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技服务,选聘100名各类“产业导师”助推乡村振兴。

(6)建成省地质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7)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8万户,新建城市公共停车位3万个。

(8)创建易地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100个,改造提升旅游景区示范厕所100个。

(9)改造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00公里、农村公路危桥150座。

(10)建成150个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2000个行政村应急广播系统。

四、全面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切实转变发展理念。

(三)着力强化依法行政。

(四)保持务实高效作风。

(五)始终做到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