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与消化内科联合成功开展我院首例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
2024-02-09 07:57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1月24日,影像科诊断、技师及护理团队与消化内科合作,成功开展我院首例磁共振小肠造影(MR enterography,MRE)检查。
患者现年30岁,1年前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因当地医院无法确诊,后转诊至我院。经我院影像科诊断、技师及护理团队与消化内科多学科会诊商议,建议以磁共振小肠造影(MRE)对患者进行检查。磁共振图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开展此项检查能清晰显示肠腔内外及肠壁情况,包括小肠肠壁增厚、肠道狭窄、肠壁黏膜病变、肠瘘、肠周脓肿、炎性肿块、肠粘连等病变,可以弥补内镜无法观测到小肠的缺憾,能辅助诊断小肠炎性病变(如:克罗恩病等)及其并发症(肠瘘、肛瘘、腹腔脓肿)。同时,磁共振检查无辐射适用所有人群,尤其适合疑似小肠肿瘤、小肠畸形、小肠梗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碘对比剂过敏者(不能做CT小肠造影者)。
本次检查为我院的首例,由中山一院完成进修返院的影像科副主任技师尚滔和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寒冰牵头完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国首先开展小肠MRE的单位,已有十年的丰富经验。
通过影像检查清晰显示,患者回肠及回盲部多发节段性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回盲部最为显著。病理显示,回盲瓣粘膜慢性炎症伴溃疡形成,炎性肉芽组织增生,且活动较强。消化内科针对检查结果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检查还为评估疗效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检查体现了影像服务临床、临床促进影像提升的良性循环互动,也体现了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今后,影像科将继续加强团队合作,促进小肠MRE检查的技术推广和应用,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把该技术推广到市(州)、县级医院,同时将持续加强与临床学科的沟通合作,将先进的影像技术应用在疾病诊疗过程中。
★小肠MRE检查的成功的三要素:患者肠道要清洁干净;检查前要喝1600~2000毫升的2.5%等渗甘露醇溶液;能很好配合15秒屏气MRI扫描。
★小肠MRE检查前期准备:患者均为上午做肠镜,中午做MRE,保障肠道清洁干净;甘露醇溶液分5次喝完,每次间隔15分钟;检查前10~15分钟打山莨菪碱,喝最后一次;喝水间隙让患者做屏气训练。
★小肠MRE扫描序列:腹部和盆腔常规MRI平扫加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磁化传递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