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致敬英雄| 冉利梅:我对患者胜似亲人

2020-08-19 17:17天眼新闻

2月11日凌晨4时,冉利梅接到来自医院的电话,今天动身前往湖北鄂州。


挂断电话后的13个小时,还顾不上收拾行李与家人话别,作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的冉利梅慌忙出门前往医院制定方案,抵达鄂州的工作开展,完整的团队人员信息建立,出发前培训计划,仅留有1小时给自己收拾行李。



鄂州市雷山医院办公室副主任,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健康管理组组长,冉利梅在鄂州的2个多月,不仅要协调医院工作,还要做好862名在鄂州的贵州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从交通出行到一日三餐,每一样都是扛在肩上的责任。


“一切都很急,出发那一刻就意味着开始。”第一批、第四批以及最后抵达的第九批医疗队,所有医护人员的住宿、交通、饮食、健康都要照顾到位,工作时间持续15个小时是常态。



回忆起鄂州的日子,很多工作都是冉利梅第一次接触,那时鄂州的公交线路已经全部停运,疫情刻不容缓,交通就是生命线,医护人员上下班的车辆调度和派遣必须马上到位。每天18个班次,100多趟交通车,早上6:30开到凌晨1:00,在冉利梅与同事的协同配合下,贵州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出行有了保障。


“队员们上下班的所有生活状态都在我们的管辖之内,尤其是安全问题,一个不少的回家是最艰巨的任务。”冉利梅说,因为承担了多个角色,此行感受最深的是团队合作,雷山医院实现最后清零,靠的是合力。3月回来的那天,心里满是不舍,鄂州那个地方,我们付出了感情。
说到这里,冉利梅的声音哽咽了。工作虽然艰巨, 但鄂州、贵州两地团结的氛围成为冉利梅最强大的精神支撑,所有无条件的配合,都是最佳感动。



3月26日,历时45天逆行,冉利梅同第四批队员一同胜利凯旋。
经过短暂休整,放不下医院事务的冉利梅再次投入工作。门诊是医院人口流动性最大的部门,如同大医院里的小综合体,开设所有的科室和检查功能,人流量每天高达9000人以上,忙完时常常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冉利梅在门诊部已经工作了15年,忙碌的状态早已是习惯。
“门诊工作节奏确实比临床科室更快,但15年来从没质疑过自己的选择。门诊部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因为人流量巨大,如何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这些问题根深在脑海中。”对冉利梅而言,从临床医生到兼任管理者,是坚守门诊几千个日日夜夜,教会了她站在更高、更宏观的层面看问题,扮演多个角色,思考真正的医疗疗是什么,只为患者们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冉利梅的众多微信群里,有一个是专门为就诊病人建立的,除了坐诊时间,她其余所有时间向病人开放,免费提供的咨询。“对我来说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一种收获,我们不仅是医患关系,更是朋友,甚至亲人。”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展望未来,冉利梅希望自己能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突破,在当好一名好医生的前提下,提高管理能力,把管辖区域做精做细,让就诊患者享受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