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学校教材《智能影像工程导论》编写启动会成功举行
2025-01-20 15:31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1月17日,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学校教材《智能影像工程导论》编写启动会在贵阳召开。我院党委副书记代宏,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新武,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人民卫生出版社西南分社副总编辑常帆出席并致辞。贵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汪志勇主持。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工学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的编写规划与策略。
代宏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不仅显著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更为患者带来了更为安全、便捷的就医体验。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因此,《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的编写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疗健康人才。
马新武表示,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最早的X线光机到如今软件算法的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正不断推动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在为疾病诊断提供帮助的同时,也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治疗路径的选择。《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融入教材之中,使其既具有权威性,又具备时代性。
刘士远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图像采集与处理、疾病检测与诊断以及治疗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实现人工智能与医学的深度融合,首先需要理解人工智能的总体概论,而《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正是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通过规范化的培养教育,我们可以造就一批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常帆表示,《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的编写理念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正是在国内智能影像工程专业教材短缺的背景下,本次教材编写工作应运而生。我们要做好教材的质量把关和专业把关,确保教材不仅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还要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前沿性,以满足教育的需求,并赋予其持久的生命力。
开幕式结束,大会举行了聘书颁发。人民卫生出版社表彰了在《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编写过程中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主审、主编、副主编、编委及编委秘书。这些荣誉证书,凝聚着每一位参与者的汗水与智慧,是他们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工作的最好见证;同时也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教材编写事业,为推动学科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聘书颁发后,举行了编委会全体会议,标志着《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编写工作的全面启动。学术交流中,人民卫生出版社西南分社编辑陈虹作了题为《教材内容编写要求讲解》的报告,从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出发,详细阐述了编写前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明确的前期内容、详细的大纲规划以及规范的样章模板等,确保教材能够精准对接教学需求。她深入讲解了数字资源内容的总体规划,强调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规划。在重要节点把控方面,她明确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关键任务,确保教材编写工作有序进行。此外,她还就书稿编写进度安排和交稿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格式规范、引用标准、版权注意事项等,体现了人卫出版社对教材质量的严格把控和严谨求实的工作风格。
《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主编高波作了学术报告。他结合当今科技时代发展和学科优势,阐述了对于编写智能影像工程专业导论教材的深刻理解,详细汇报了教材的编写目录,包括各章节的主题、目标和核心内容,让编委们对教材的整体框架有了直观地认识。他还展示了样章示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教材的编写风格和语言特点,确保内容既专业又易于理解。在分工及互审安排方面,他明确了各编委的编写任务和互审职责,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他还就交稿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为编委们提供了清晰的编写指南。
在全体编委讨论环节,各位编委纷纷就章节内容、编写任务等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围绕教材的定位、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实践案例的选择等话题开展了激烈讨论,力求使教材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会场气氛融洽而活跃,充分展现了编委们对教材编写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 期间,马新武、常帆、高波针对编委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一一解答和指导。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编委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方向,为教材的顺利编写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党委书记彭安辉总结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影像工程已成为医学影像领域的重要分支。面对未来医疗行业的变革和挑战,医学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要加强跨学科教育,培养具备医学、工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临床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编写工作迈出了坚实一步,不仅为《智能影像工程导论》教材的编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智能影像工程领域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携手努力,共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智能影像工程专业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