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胸痛中心质控会暨常态化质控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2-03-01 11:45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2月27日,贵州省胸痛中心2021—2022年度全省质控会暨2022年常态化质控工作推进会在贵阳召开。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杨惠、我院院长左石出席会议。我院副院长、贵州省胸痛中心联盟联合主席李伟担任大会主席。


     杨惠对贵州省胸痛中心建设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贵州省各市州在省联盟的大力推进下,已全部成立地市级联盟,各地市级联盟在各地胸痛中心的建设、推动及运行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省共有168家医院在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注册并申报,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77家,其中标准版20家,基层版57家;330家医院在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注册胸痛救治单元,通过认证82家,全省胸痛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全域覆盖。2021年全省胸痛中心总体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处理速度不断提高、流程不断优化,其中D2W时间由2020年的77分钟下降至70.9分钟,位居全国第六名,达标率提升至83.06%,改善明显。

     杨惠对下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在覆盖面足够广的情况下提升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质量,推进全省胸痛中心的常态化质控工作,提高、运行质量,保证及时、有效、安全地治疗急性胸痛患者;
二是要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急性胸痛患者处理流程,进一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开通时间,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三是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继续推进全省的心肺复苏、急救等科普工作,省胸痛中心联盟、地市级胸痛中心联盟、各级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要做好规划,参与到科普工作中,尽可能将科普工作覆盖全省;四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智慧胸痛中心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改变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助力胸痛中心运行。


     左石指出,目前胸痛中心建设已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坚持持续改进,加强胸痛中心建设常态化质控力度,落实常态化质控方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水平,促进胸痛中心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以协同救治理念为基石,推进分级诊疗,明确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职责,以信息化工具,实现上下级医院患者信息的互联互通。要通过延伸胸痛中心建设的内涵,优化多学科合作流程,将分级诊疗、协同救治、全程管理等理念延伸到心血管以外的其他学科建设当中,将心血管防控体系融入到健康中国建设的大潮之中,努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中的心血管防治目标。


     随后,各市、州联盟分别汇报了2021年胸痛工作开展情况及2022年工作计划。

遵义市胸痛中心联盟姜黔峰教授

铜仁市胸痛中心联盟王学胜教授

贵州省中医胸痛中心联盟许滔教授

毕节市胸痛中心联盟金萍教授

黔南州胸痛中心联盟石建教授

黔西南州胸痛中心联盟张泉教授

黔东南州胸痛中心李腾龙教授

贵阳市胸痛中心联盟鲁玉明教授

六盘水市胸痛中心联盟李翔教授

安顺市胸痛中心联盟黄平教授

     贵州省胸痛中心联盟秘书谢登海、何凌宇分别汇报了贵州省2021年胸痛中心质控情况和常态化质控2022年计划,并解读了《贵州省胸痛中心常态化方案(第二版)》(初稿)。
     与会专家就2022年如何把胸痛中心的常态化质控工作落到实处,如何更加有效推动胸痛中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根据讨论结果,《贵州省胸痛中心常态化方案(第二版)》将于近期正式推出 。

贵州省胸痛中心联盟秘书谢登海

贵州省胸痛中心联盟秘书何凌宇

     李伟在总结中表示,质量控制是胸痛中心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贵州省胸痛中心常态化方案(第二版)》根据两年来全省常态化质控运行工作情况作了调整,新方案将更加结合实际情况,更容易落地。在新的一年,全省各胸痛中心单位要大力推进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助力胸痛中心常态化质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