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贵医·健康贵州】在与死神赛跑中托起“心”的希望——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李伟

2022-08-18 08:16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他时常带领团队在与死神赛跑中为患者托起“心”的希望;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在追求学科领域深度专业的同时为贵州培养更多的内科学人才;作为贵州胸痛中心联盟的领军人物,他将生命线延伸至每一位患者身边,为建设好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竭尽所能

他就是李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附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贵州省胸痛中心联盟联合主席,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百”层次人才,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及重点学科(心血管病学)负责人。从医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做一名让患者满意的医生为理念,帮助患者燃起希望之光、照亮生命之路。

与时间赛跑,搭建救“心”高速路

不久前,在李伟的带领下,贵医附院胸痛中心以超常规的速度抢救了一名开阳县宅吉乡卫生院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开通闭塞的右冠状动脉,置入两枚心脏支架。该患者从进入急诊大楼到血管开通,仅用时10分钟。D-to-W时间(从患者入医院门到导丝通过闭塞血管的时间)比全国最快的12分钟还提前了2分钟,刷新了中国胸痛中心的记录。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词。

“这一成功救治的速度,得益于医院胸痛快速救治通道的畅通无阻,不仅体现了贵医附院急性心梗救治水平,也体现了区域协同救治的高效。”李伟告诉记者,依托于医院心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融合平台,医院采取先救治、后收费、多学科协作,绿色通道实现了胸痛救治的一键启动,在急诊楼完成院前至院内无缝衔接,急诊、影像、导管室集中于同一楼宇内,具备实现快速救治的硬件条件。

与此同时,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具备了数据的实时抓取、实时上传和实时传输的功能。当地医院上传病例数据后,上级医院可及时做好接诊准备,并提前安排好手术室,从而减少等待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分夺秒。

1997年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李伟长期在贵医附院工作。成立于2014年的贵医附院胸痛中心,在李伟的带领下,于2017年认证成为中国胸痛中心。2021年,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成功获批贵州省重点学科。

李伟参与建成的贵医附院心衰中心,是全国第一批贵州第一家通过认证的标准版心衰中心,年收治患者数800余例,门诊随访患者1000余例,针对医务人员培训20余场。

自建立以来,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了快速诊疗通道,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做到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搭建救“心”高速路。

打通生命线,建好救心“一张网”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

“抢救心血管病人要求快、准、稳,打通救治的生命线非常重要,必须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这就需要构建起成熟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李伟说。

然而,在贵州,尽管近年来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急性胸痛患者仅有两小时内的黄金抢救期,加之部分患者家属健康意识淡薄,黄金救援时间容易被耽搁。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和思考,李伟牵头组建了贵州省胸痛中心联盟,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通过多地区、多学科合作建立适合贵州省省情的区域性急性心肌梗死协同急救网络。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们需要全省各地有条件的医院都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守护百姓健康。”李伟说,在此之前,全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是13%,贵州甚至比全国的平均值还要高,建立胸痛中心联盟迫在眉睫。

贵州省卫计委批复由贵医附院牵头成立贵州省胸痛中心联盟后,2017年以来,在李伟带领下,其团队走遍了贵州各地,先后发起成立了9个市州的胸痛中心联盟。在全省各地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抢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贵州胸痛中心联盟现覆盖了全省155家建设单位及197家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单位。

为了让基层医院的胸痛中心建立并正常运营起来,近年来,李伟多次到各市(州)、县(区、市)医院进行相关培训、指导,帮扶50余家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并通过胸痛中心总部胸痛中心认证,帮助40余家医院通过贵州省胸痛中心联盟胸痛中心预检,通过资源优化整合缩短了急性胸痛患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惠及全省各市、州的心血管患者,治疗患者21万余人,大幅度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使贵州省STEMI发病12h内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提高至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3.2%,死亡率降低至2.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8%。

尽管如此,李伟并不满足。在全省西医胸痛救治体系趋于成熟的基础上,李伟着手推进中医救治体系的建设,探索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胸痛救治之路。同时,对具备条件的民营医院,他也积极推进建立胸痛中心,努力把全省心血管患者抢救治疗这张网织得更加紧密。

此外,李伟还组织成立了贵医附院房颤中心及贵州省房颤中心联盟,建立了房颤专病库,成立了“房颤心律失常”亚专科门诊,在国家房颤中心数据填报平台上录入病例数据5000余例。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房颤冷冻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术”,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了“脑保护装置下左心耳封堵术”。

在李伟的带领下,贵医附院心内科联合科研处、心外科、超声中心等科室及省内60余家医院,成立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联盟,对全面提升贵州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李伟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救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他荣获了2021年度“中国胸痛中心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勇于担当责任,守好“最后一道防线”

5月17日早上8点,上海第八人民医院里一位74岁的新冠肺炎重型老年男性患者出现了急性危重面容,神志模糊,呼之可应,不能言语,休克血压的症状,复查心电图后提示:下壁心肌梗死。

以李伟带队的心脏介入团队,仅用29分钟,通过介入微创手术明确诊断,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在上海八院CCU病房内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抢救”。

“我们原计划是进方舱的,但到了上海后临时调整,直接进入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上海第八人民医院。”尽管时间已过去了三个多月,但回忆起援沪之行,李伟仍然记忆犹新,一切恍如昨日。

作为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副领队兼医疗救治二队队长,李伟抽调贵州二队精锐力量,成功建成八院重症二病房医护团队。针对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医疗二队充分利用远程多学科会诊、前后方专家联动等方式,大大提升上海八院危重症患者整体救治能力,使轻症转重症率及病亡率双下降,被誉为“八院新冠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援沪期间,在李伟的带领下,团队开展了贵州省援助外省抗击新冠疫情首例冠脉造影术、肺动脉造影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充分彰显了贵州智慧及国家级救治水平。

事实上,在贵州抗疫一线,处处有李伟身影。新冠疫情以来,作为贵州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李伟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抽调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干,组建支援医疗队,火速驰援遵义、将军山等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筑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屏障。

医者仁心,止于至善。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李伟正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博爱的医者胸襟,为贵州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积极力量。

转自:健康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