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医记忆】两则珍贵回忆

2021-08-11 17:05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编者语: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医院即将迎来八十岁华诞。悠悠岁月,弦歌绵长。历代先贤辛勤耕耘,传华夏之文脉,承岐黄之精髓,跋涉求索,虔诚奉献,铸就今日之辉煌。回望来路,历史脚步清晰凝重,文化传承绵延不绝。展思将来,贵医人不忘来路、不改初心,秉承“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之校训,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扎根沃土、服务民众。从本期开始,本栏目每周三定期推出,讲述院史上诸位名医名家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凝聚行稳致远力量。



八十年来,贵医附院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扎根黔中大地,默默守护百姓健康。本期特辑录贵医校友、著名骨科专家、管葆真教授胞弟管必强教授回忆贵医附院1944年前后的发展经历,贵医校友、著名妇产科专家窦光龄回忆妇产科的艰难创建和发展,体悟先辈创业之艰难,激发当前奋进之斗志。

忆两广会馆的难民医院

管必强

1943年9月底,我被征调至红十字救护总队远征军手术队第一队工作,一年后征调期满,返回贵医时,正值日军侵入黔南,母校向重庆转移,一些贵重又不易携带的仪器,均由罗克聪学长运到他家乡保存,我也不想北去,如果日军侵入贵阳,就准备同罗克聪学长上山打游击,此时,不少难民带病来到贵阳,在周裕德教授主持下,有英国公益教护队医生Follma及护士Silven协助,还有姜兰章、罗克聪和我,此外,还有1945级毕业的护助班同学参加,在贵医附院的基础上组成了临时难民医院。



院址设在两广会馆,设备非常简陋,有一台英式放射机,由姜兰章学长和我负责操作,我还负责病人及职工的伙食,药材及医疗器材的经费都是周裕德教授千方百计向各界联系解决的。有些难民死亡后,又无亲属,则由我使用Formalin酒精甘油液,注入一侧动脉固定后,放置在三圣宫礼堂东侧的大箱内保存,以备日后教学用,估计有十几具。

一直到1945年春,北上重庆歌乐山的贵医师生大部分回到贵阳,才将难民医院转交给学院,并恢复过去的附属医院,周裕德教授任院主任。这段时间的坚守,周裕德教授居功至伟。周裕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外科学家和医院管理专家,兢兢业业工作近十年,高贵的品德,是我们大家永远敬仰的好老师。


忆妇产科的艰苦岁月

窦光龄

贵医附院初创时期,产科休养室和分娩室的房屋十分破旧,晴天刮风,灰尘飞扬,雨天到处漏水。医院经费很困难,请人修缮价很高。于是,刘维德主任就带领我们自己修缮,用草席搭顶蓬(天花板),将高低不平的席子和东斜西歪的板条掉重钉。刘维德教授和我用了丁字架顶住席子,将草席和板条钉得平平整整,横竖有序,美观多了。同时,我们还检修屋顶,粉刷了墙壁,铺平了地面,搬来病床和家具用物。就这样,我们自己动手,建成了产科病房。

当时妇产科医疗器械奇缺,市上缺货,我们四处奔跑,才从一开业医师那里购得一把德制产钳。开展阴道手术需要重磅窥器和宫颈扩张器,我多次步行到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医院求援,才得到解决。为了开展输卵管通气术,我花了好几天功夫,将一个大的橡皮塞削成圆锥形,用磨石及砂纸打光加工而成的。


那时,连医用橡皮手套都是进口的,又少又贵。手套破了补了又补。实习医师要自费购买,他们实在无钱购买,就在严格消毒后不戴手套为健康产妇(康华氏反应阴性)接生。脐带则由戴手套的老师处理。

实习医师实行24小时负责制。为了让他们了解分娩的全过程,从产妇住院后询问病史、体检、填写记录及随时记录分娩进程、接生、产妇到病房后的一切处理及各项记录,直至产妇出院,都一包到底。这种负责制,实习医师虽然很辛苦,但产妇和实习医师都表示满意,尤其是实习医师认为收获很大。

早产儿体温低,婴儿室无保暖设备。我们将几块砖烧热后,用草纸和布包好,放在婴儿床上,达到保温目的。后来,设计一个木罩,装上几个灯泡和在床底上面放一白铁水箱,定期换热水来保持温度。有了保温装置,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这些是我亲自经历的,创业是很艰难的。当时虽是抗战时期,设备十分简陋,生活条件也相当艰苦,但是,贵医附院广大教师、医师同心同德,想方设法克服教学和医疗上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同学们则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贵医在艰苦的环境下造就了一大批医药卫生人材。今天,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成了专家、教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忆过去,看现在,思未来。惟愿全体医护员工团结奋进,努力工作,创造优异成绩,服务社会发展。

两篇文章选自《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史(194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