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们是战“疫”中的幕后英雄!

2020-03-06 13:28贵州援鄂医疗队

2020年1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一时间,华夏大地一批又一批的白衣战士,从四面八方奔赴湖北支援。在湖北鄂州前线激烈奋战的背后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时时刻刻为一线战场精心准备弹药,他们陪着天使们一路走来。

2月11日20时,贵州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在贵阳龙洞堡机场集结,细心一点,很容易就能在队伍中分辨出后勤保障组。他们的行李比其他队员多出很多,不仅有皮箱,还有很多大纸箱,上面都写着“援鄂医疗物资”。对,那不是他们的个人物品,而是供我们战斗使用的装备。

 在鄂州,贵州援鄂医疗队其中重要的支援对象是鄂州市雷山医院和紧邻的鄂州市第三医院。雷山医院是为抗击新冠肺炎临时修建的集装箱式医院,和武汉雷神山医院类似,但又有别于雷神山医院。雷山医院只有病房,缺乏影像、检验、药剂、后勤等配套支撑体系,必须依靠市三医院支撑。为确保雷山医院的医疗物资保障,按照前线指挥部统一部署,在贵州医科大学田晓滨副校长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昆、左石的领导下,姚辉处长立即带领组员杨士平、温洪宇、张毅、张州融入第三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盘点紧缺医疗物资、制定配发工作流程、查看现有设施设备、建立紧缺医疗物资二级库房等,各项工作迅速展开。建立“武器”台账、增加“阵地”等级,助力指挥部战“疫”信心,全面保障,为军心加温。


火车跑得很快,全靠车头带。姚辉作为组长,事事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筹集物资、制定方案、甚至搬运货物,无所不做。用他的话说,“这里没有领导,只有战士,只有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什么保障缺人,就立马补上,既然来了,没说的,干!


杨士平是队伍中的老大哥,有十几年医院总务科管理经验。除了跟大家一起搬运物资、病区修修补补,主要还负责医疗队的班车调度,保障通勤。随着一批又一批医疗队的到来,队员越来越多,驻地分布越来越广,班车的需求与日俱增。研究地图、了解队员排班、协调当地公交公司,短短20天,班车运行时刻表已经出了七版。为应对紧急情况,还负责应急车辆的调配,他的电话常常在半夜响起,平均每日调配应急车辆10余台次、运送队员奔赴战场50余人次。杨士平老师常常调侃道:“等退休了,可以去公交公司找份调度的活干。


温洪宇是组里唯一一个不能常和其他组员待在一起的队员。他的主要任务是信息化建设和保障。只用24小时便开通前线指挥部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远程会议会诊系统。现在该系统已经覆盖贵州省援鄂指挥部、前线指挥部、雷山医院、鄂州市第三医院、鄂州市中心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为抗击新冠肺炎注入更多医疗资源。同时在雷山医院建立起HIS系统、监控系统,在病区的风淋间开通手机视频对讲系统,便于院感老师实时指导临床一线人员进出仓的安全防护工作。这正是“技术就是第一战斗力”。


张毅每日早早的来到紧缺医疗物资二级库房,开始分配各病区当日的医疗物资。还要经常对配发物资数量进行调整,确保临床一线有物用、节约用。同时利用第三医院现有设备制定改造方案。经过改造,实现集中液氧供氧,满足感染楼、综合楼7个病区供氧需求。雷山医院没有设置设备带,无法采用液氧供氧,采用钢瓶供氧存在运送困难。主要是运送工人未经过专业防护培训及考核,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他紧急安装调试30台移动制氧机,可以满足雷山医院临床一线使用。累了,就靠在物资堆里打个盹儿。他说:“在这里,我看到很多党员处处带头向前冲,被那种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的精神所震撼。我也要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向他们学习。”2月21日,张毅老师在战疫一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还记得2月12日凌晨四点半,随队刚抵达鄂州市驻地。拿了房卡,简单收拾行李、洗漱,准备休息。微信工作群传来信息,本以为是有战斗的命令,没想到是张州老师发来的逃生示意图和安全提示。他常说:“保卫处的兵,走到哪,安全都是本职工作。”后来,为了大家不被非工作的打扰,更好的战疫和更好的休息,主动承担起为大家代收快递的工作。一份小小的快递,寄来的不仅仅是一份物品,更是家人的期许和关爱。有一次我半夜起来,看到他拿着手电站在驻地大门口。“张老师,还没巡视完驻地吗?”他说:“有几位老师快回来了,我迎迎他们。”当时风很大,天很冷,在漆黑的院感防控通道,照亮他们回家的路;在初春的严寒夜,温暖队员的心。


他们之间有很多的约定,比如疫情结束后一起逛吃逛吃;组队再回鄂州,好好欣赏这片病愈的土地;举杯茅台酒,共食武昌鱼……当然,很多约定也许不会兑现,但约定背后其实藏着深深地祝福,祝愿瘟病中的城市恢复生机,离乡的战士平安归去!对,他们就是我们的暖心的后勤人,做着普普通通看不到战绩的工作,却又显得那么的不平凡。其实你们是军功章背后的纽扣,有你们,军功章才能牢固的挂在大家的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