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钩沉详细

贵医记忆 |怀念我的老师和战友

2021-09-01 11:36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编者语: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医院即将迎来八十 华诞。悠悠岁月,弦歌绵长。历代先贤辛勤耕耘,传华夏之文脉,承岐黄之精髓,跋涉求索,虔诚奉献,铸就今日之辉煌。回望来路,历史脚步清晰凝重,文化传承绵延不绝。展思将来,贵医人不忘来路、不改初心,秉承“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之校训,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扎根沃土、服务民众。从本期开始,本栏目每周三定期推出,讲述院史上诸位名医名家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凝聚行稳致远力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军民英勇奋战。我和河北医学院同学参加了救护队,抢救从芦沟桥负伤下来的将士,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为伤员包扎、止血、固定肢、洗脸洗脚,喂水喂饭。
     后来战事日紧,敌机频频轰炸,伤员转移到河南,我们纷纷离开了保定,忍饥挨饿,日夜兼程,来到军医署第一重伤医院,见到了河北医学院外科主任万福恩教授,当时他任重伤医院外科主任。亲人异地相逢,分外高兴。万老师亲自指导我们换药,包扎,施行各种手术,我们都认真地向他学习战伤外科。
     不久,万老师调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北方大队队长,重伤医院又转移到武汉。在武汉,我们又有幸在协和医院外科教授董秉奇的指导下工作,董教授为人严肃认真,知识渊博,技术精湛,石膏绷带固定骨折打得非常漂亮。我们都是学生,理论不多,技术不熟,时受董教授的斥责,但我们都崇敬董老师,虚心接受他的批评,服从他的指导,勤奋工作。
     天气越来越冷,医院又不给我们薪饷,生活发生困难,我们向董老师倾诉苦衷,董老师十分同情,并鼓励我们向院方交涉。
     正在这个时候,河北医学院院长齐清心来信,说我们如有困难,可去河南驻马店第25后方医院,该院需要外科医生,我们五个同学直奔驻马店。该院院长是校友,欣然接受我们。几个月以后,我们又转移到河南内乡。后来,我们接到老同学齐登科来电,嘱我们火速到武汉报到,去贵阳医学院完成未竟学业。
     1938年4月,我们辗转来到贵阳,在贵医继续学习两年后毕业,我被分配到贵州省立医院实习,就是现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当时,指导我们内科实习的有尹觉民和杨济时两位老师,指导我们外科实习的有沈克非和杨静波两位老师。李宗恩院长也时常亲自参加查房。后来我当了一名外科医生,也曾得到过同班同学李迎汉的热情帮助。几十年过去了,当想起这些老专家、老教授严谨治学、循循善诱、一丝不苟的对待医疗、教学的工作作风时,令我肃然起敬,难以忘怀。虽然,他们许多人都作古,但是缅怀严师教诲和恩情时,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记得1951年,我在沈阳参加全国第一届外科学会时,拜会了董秉奇老师。久别重逢,忆起当年,彼此都感慨万分。他说他看到我来参加这次外科盛会,十分欣慰,并勉励我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生之情,溢于言表。我还记得万福恩老师指导我们外科洗手和行动物手术实验。他准备三条狗,都切开腹腔,拉出小肠。三条狗分别用肠线、丝线、纱布,将肠管结扎,封闭肠腔,以观察结果,然后关闭腹腔。术后我们喂养它们,观察病情并记录之。头几天,它们不吃不喝,继而有两条狗开始有些好转,最后活下来了;另一条狗则由于不饮不食又频频呕吐以致死亡。当再次打开腹腔时,发现用肠线结扎的,由于肠线吸水膨胀而滑脱肠梗阻得到解除;用丝线结扎的,由于肠壁被丝线划破的同时,肠壁又自行修复愈合,肠腔也恢复通畅;只有用纱布结扎的造成了完全性肠梗阻,引起了死亡。这是我一生都难忘的一次动物外科实验。


1951年,杨洁泉(前排左一)率贵州省抗美援朝骨科手术队在朝鲜
     20世纪50年代,我和于世英在贵医创建了动物外科手术实验,同学们亲自参加手术操作,老师们从旁指导,又手把手教。术后同学喂养观察动物,作术后记录。手术成功了,动物存活了,师生都好高兴,取得成功的经验;手术失败了,动物死了,则进行尸体解剖,总结失败的教训。师生之间互敬互爱,十分融洽。
     动物外科手术实验在现代外科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贵医附院开展的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肾脏移植手术等,都是动物实验取得成功以后再施行于病者身上的。
     就全国范围来说,给每一个医学生分配一条狗做动物外科手术实验,恐怕有这样好的条件的单位不多。所以,我建议一定要珍惜动物,爱护国家财产,改善动物喂养的环境和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爱伤观点,逐步使他们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诚实的工作作风,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院长杨洁泉(前排左一)等与苏联专家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是一种美德,是优良的传统。尤其是我们从事外科工作的,无论老中青都曾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解放初期,我和外科孙世镛、于世英、瞿溥年、周荣春、刘伍生、鲍镇美、曾昭荣、汤笃礼等同志为了与疾病作斗争,都是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日日夜夜,共同战斗,有乐同享,有苦同当,建立了真挚的感情。虽然往事如烟,一经回忆起来,总是使人感到欣慰,也使我更加怀念我的一个个老师,我的一个个战友。所以我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校风、学风、医风,尊敬师长,爱护学生,同志之间,互助友爱,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团结起来,振兴贵医。
     (本文摘自《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史(1941-1991)》本文写于1991年。作者介绍:杨洁泉(1909—1996),河北雄县人,著名外科专家。1942年2月,贵阳医学院医本科毕业,1958年-1982年,任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1979年-1982年,任贵阳医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