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沉淀,破茧成蝶——消化内镜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中的角色转变
2024-10-25 11:35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消化内镜早已不是单纯的胃肠镜检查了。十几年前,临床各科室的疑难复杂疾病讨论很少有消化内镜医师的参与;即使有,更多也是消化道出血这样比较单一疾病的诊疗。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消化内镜已从食管胃十二指肠、结直肠发展至全消化管道的诊疗,从消化管道内发展至管道外的诊疗,从单一胃肠系列疾病到胆胰疾病治疗,从单纯检查到早期肿瘤切除、狭窄切开等超级微创治疗模式转变。让我们走进内镜中心,共同感受贵医附院消化内镜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中的角色变化。
在深夜亦或凌晨、寒冬亦或炎夏,在繁忙的院区里,总会遇到一群穿着手术衣,提着黑色手提箱的医护人员,他们行色匆匆、争分夺秒,那很大可能就是内镜中心的医护正奔赴患者床旁。
2021年,内镜中心在综合ICU和急诊ICU成功开展了床旁内镜诊疗试点。目前,内镜中心在综合ICU、急诊ICU、内科ICU、神经内科ICU均放置了内镜主机,可满足全院因病情无法搬动而需行急诊床旁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的需求。针对这类型的患者,内镜中心的医护人员切实做到了“ICU患者不动,内镜医护动”的床旁诊疗。
虽然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但我院作为贵州省龙头医院,省内的很多危险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转至我院进行治疗。这类患者的诊治已不是一个科室能够完成的,需要重症、消化内镜、介入科等多学科的共同救治。针对因病情危重不能搬动的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多器官损伤中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内镜中心与各ICU通力协作,极大地提高了这类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也缩短了ICU入住时长。
内镜医生在ICU床旁开展消化道出血诊疗
今年8月,胸外科医师联系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维森、张伟光,通过内镜切除了两例食管巨大肿瘤,病理均显示为高级别上皮内肉瘤,这是贵州省首次经内镜下切除食管20多公分的肿瘤,也是首次在食管诊断该类型的罕见肿瘤。
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排名前十的肿瘤中,消化系统的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均在名单之列。以前外科收治的肿瘤患者,基本是行外科根治性手术。近10余年来,随着内镜诊治水平的提高,很多早期肿瘤被识别、诊断出来,外科医师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外科手术来切除肿瘤,而是能不能通过消化内镜达到治愈性切除,这些理念的转变,也使得内镜中心在消化道肿瘤早诊的多学科治疗模式中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肿瘤的诊治早已进入多学科模式,贵医附院内镜中心是全国率先开展消化道早期肿瘤诊治的学科之一。在内镜中心主任许良璧带领下,内镜中心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已达到40%左右,在消化道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中变得更加主动,以更加微创的方式来治愈早期肿瘤,保留患者的完整器官。在早诊早治及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中,内镜中心与胃肠外科、胸外科、肛肠外科、病理科及肿瘤科等学科密切合作,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甚至在很多早期肿瘤的治疗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0多年前,内镜中心的角色仅仅是辅助取组织,通过病理诊断是不是肿瘤;10年后,内镜中心不仅解决肿瘤诊断的问题,还需评估肿瘤可否适合内镜微创治疗,对有适应症的患者,内镜医生还承担着主刀医师的角色。目前,针对消化道少见部位的早期肿瘤,内镜中心目前已做到全覆盖,如十二指肠乳头的腺瘤、空回肠的息肉等均可在内镜下切除。
内镜医生主刀,与胸外科、麻醉科共同切除食管巨大肿瘤
胰腺炎的诊疗,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早已进入内外科、重症、影像、介入及消化内镜等学科通力协作的时代。病情在不同的阶段,各科室均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而内镜早已不是以往单纯的逆行胆管造影(ERCP)取石去除病因,解除梗阻的单一角色。在胰腺炎的各阶段,都可以看到消化内镜医师的身影。在寻找病因,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胰腺炎,超声内镜具有CT、磁共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胆胰非常细小的泥沙样的结石,超声内镜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一些少见病因的确定上,还可以通过超声内镜引导穿刺取得病理诊断。
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治疗是难点,消化内镜对解决胰腺假性囊肿、胰周感染包裹性坏死和脓肿等局部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创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自贵医附院成立胰腺炎专病治疗中心以来,多科室紧密协作,现已建立成熟完整的胆胰亚专业组,进一步织密了胰腺炎专病救治的多学科网络。如今,内镜中心胆胰组副主任医师张伟光、王丽娟已是胰腺炎专病中心的座上宾,能切实为患者解决实际的问题,内镜介入后能切实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疗效,这也是多学科协作中临床医师喜欢与内镜中心医师合作的原因。
当然,内镜中心胆胰疾病组不仅限于胰腺炎病因及相关并发症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胆胰系统的肿瘤诊治也开启了快马加鞭的模式。胰腺早期肿瘤的超声内镜穿刺诊断,真真切切给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内镜中心已从食管、胃结直肠肿瘤的诊治覆盖至全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
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伟光为重症胰腺炎合并包裹性坏死患者行经胃穿刺引流清创
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王丽娟为疑似胆道早期肿瘤的患者行eyeMax胆道洞察
今年年初,贵医附院消化内科正式成立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团队,团队的支撑之一就是要内镜中心能够完成全消化道的检查,这里面最难的是小肠的检查。目前,全国很多内镜中心均未常规开展小肠镜的检查及镜下治疗,更未能达到较高的对接率,甚至是贯通。
贵医附院内镜中心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内镜人才,提前布局,设置小肠疾病亚专业组。内镜中心消化道非肿瘤疾病组组长刘娅琳,先后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疗中心学习小肠镜操作及镜下治疗、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学习炎症性肠病的诊疗,学成归来后大力开展小肠镜检查及治疗。目前,全省大量的不明原因腹痛、小肠出血、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在贵医附院通过小肠镜检查得以确诊及治疗。此外,刘娅琳也是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
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娅琳在小肠镜下切除P-J综合征患者小肠里的息肉,一次性切除30余枚息肉
今年3月,内镜中心主任许良璧与麻醉医师团队为一位矫正胎龄仅为36周,年龄为1个月20天,体重2.2Kg 的宝宝成功实施了肠镜诊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婴幼儿消化道管壁薄弱,内镜检查、治疗风险高,能否常规开展婴幼儿消化内镜的诊疗,取决于一家医院麻醉、内镜、儿科等学科的综合实力。因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内境超级微创的诊疗成为医患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经过近几年的潜心发展,与麻醉科、儿科等多学科协作,针对婴幼儿的消化道异物、消化道狭窄、息肉的诊疗已成为内镜中心常规开展的项目。
内镜中心主任许良璧与麻醉医师团队为年龄为1个月20天的宝宝行肠镜诊疗
日新月异的消化内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检查辅助科室了,已发展成为集诊断、治疗、手术为一体的超级微创诊疗单元,在更多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内镜中心医护人员将持续秉持“救死扶伤、精诚为民、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宗旨,厚德精医、明志笃行,“镜”佑生命、潜心探索,不断创新内镜技术,造福更多患者。